一:老年群體的植物配植原則
老年生態保健型的居住環境,植物配植原則:
1.樹種的選擇:
1-1.選擇觀賞性強的植物,盡可能選擇冠大濃蔭的樹種,既滿足必須的遮陽防風外,也提高空氣濕度、增加負氧離子含量,更益于老年人健康;
1-2.栽植具有地方特色,并具有文化意義的植物會讓老年人更多的找到家的歸屬感。同時,老年人心理對于植物的文化寓意極為敏感,例如銀杏健康長壽、幸福吉祥的象征,桃樹福壽綿綿的象征,石榴多子多福的象征,牡丹富貴吉祥的象征等,但過量的松柏則是養老社區的禁忌。
1-3.老年活動區的種植設計要絕對明確不可使用的樹種,包括有毒帶刺、帶有刺激性香味等特點的植物。
2.參與生產:
2-1.栽植有養生和藥用療效的植物品種更有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例如金銀花釋放的芳香類物質可降血壓;紫茉莉分泌的氣體5s即可殺死白喉、結核菌痢疾桿菌等病原菌;薄荷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薰衣草香味具有抗菌消炎、降血壓的作用;香葉天竺葵油對抑制腫瘤尤其是宮頸癌具有較好的療效,其釋放的芳香類物質可降血壓;銀杏等植物的揮發物對骨關節疼痛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等等。
2-2.果蔬的種植讓老年人有機會參與到園藝生產中,并能提高動手能力和促進鄰里交流。
3.五官療養:
針對老年人五覺感官不同程度衰退所帶來的問題,需配植全年有色彩感的植物,并以恰當的背景強調花、果、葉的顏色、形狀、大小和觸感,增強老人的視覺和觸覺的記憶。
適宜植物
喬木:云杉(少量)、白皮松(少量) 、銀杏、白蠟、五角楓、合歡、西府海棠、梨樹、石榴、桃樹、雞爪槭、紅楓、紫葉李等;
花灌木:紫葉矮櫻、紫薇、金銀木、莢蒾、連翹、木槿、金銀花等;
球類:黃楊球、女貞球等;
地被類:牡丹、芍藥、萱草、鳶尾、迎春、薰衣草、香葉天竺葵、薄荷等(花卉以宿根為主且占比在70%以上)。
二:中青年群體的植物配植原則
中青年--運動+休閑(恬淡、靜謐)的活動空間,植物配植原則:
1.樹種的選擇:
1-1. 運動空間:針對中青年運動量大,需氧量大等特點,選擇冠大蔭濃、綠量足,且富含空氣負離子成分、具有凈化空氣等作用的品種。例如銀杏富含空氣負離子、能夠吸收有毒氣體等;元寶楓、國槐、欒樹、海棠、丁香、木槿等植物品種滯塵效果較好,合理搭配能起到很好的降塵效果,有效改善空氣污染狀況;
1-2 休閑空間:選擇季相特征明顯的樹種,增強空間記憶點,但要避免接觸到有毒帶刺的植物。
2.配植手法:
2-1. 運動空間有明顯的賞樹動線,保證純粹的林下體驗,例如以白蠟為主串聯場地的林下空間;
2-2.恬淡、靜謐的休閑空間,在保證林蔭效果的前提下,視線所及的中下層空間要有明顯的賞花動線或者賞草動線,即純粹的季節性打卡點,例如櫻花園、海棠園、紫薇園的賞花動線或者秋季觀賞草的賞草動線等。
適宜植物 喬木:云杉、白皮松、銀杏、白蠟、元寶楓、五角楓、白玉蘭、山楂、紫葉李、海棠、櫻花等 花灌木:紫薇、丁香、金銀木、珍珠梅等 球類:黃楊球、女貞球等 地被類:細葉芒、玫瑰、鼠尾草、宿根福祿考、八寶景天、荷蘭菊等(花卉以宿根為主且占比在70%以上
三:兒童群體的植物配植原則
兒童-安全、激發學習興趣以及以及感受色彩的大自然,植物配植原則:
1、樹種的選擇:
1-1.強調季相變化,既有利于滿足使用者戶外遮蔭和觀賞的需求,同時通過植物色彩鮮艷、形狀奇特的植物花朵和果實激發兒童對自然植物的興趣以及拓展兒童的認知,例如五角楓、白蠟、雞爪槭等讓兒童感受季節的色彩變化等。
1-2.不可使用有毒、有刺、易引起過敏、易引發病蟲害、易產生過多飛絮的植物,可選用一些具有殺菌驅蟲功效的植物,例如山杏、石榴、紫茉莉、驅蚊草等有驅蟲的功效等。
2、探索花園(科普、認知):從不同的感官刺激兒童感知能力為主線的原則。
視覺:植物的形態、質感、色彩(葉色、花色、果實色、枝干色);
觸覺:植物的枝干、葉片、果實等。聽覺:植物和大自然因素互動產生的聲音;
嗅覺:植物的氣味(葉子、花朵、果實);
味覺:植物的果實。
例如種植各種蔬菜、果樹、花卉等不同品種的植物,兒童可以在這里認領自己喜歡的植物,并參與其中的種植養護,讓兒童了解植物的生命特征,學會分享、勞動,寓教于樂等。
3、場地圍合:
兒童活動區按照大喬+花喬/灌木+地被的層次搭配,在豎向上有一個空間的圍合和分割的作用,形成一個天然的圍欄,安全范圍內限制兒童的活動,且利于家長的看護。
適宜植物
喬木:云杉、白皮松、五角楓、元寶楓、白蠟、紫葉李、櫻花、海棠、碧桃等
花灌木:紫藤、紫薇、丁香、金銀木等
球類:黃楊球、女貞球等
地被類:芒草、鳶尾、松果菊、石竹、雛菊、驅蚊草等(花卉以宿根為主且占比在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