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湖南苗木行業的最低谷,我們認為這個低谷期還要延續一段時間?,F在苗木行業的“蝴蝶效應”開始顯現,出現了一系列反應。綠化工程減少、房地產萎縮、PPP項目規范管理,加上耕地“兩非”整治、苗木質量良莠不齊等多因素疊加,整個苗木行業與以往大不相同,基本上現在大部門苗木品種在苗木行業怎么算怎么賠現,苗木價格一路走低,工人成本卻每年遞增,再加上物價的上漲,整體上到苗木出圃基本上賠的就是一個賠錢狀態,也導致了一些持苗觀望者也錯過了一些最佳出售時機。
市場收緊,倒逼產業轉型。在苗木行業的寒冬期,誰能堅持住,誰就能迎來春天。頑強活下去,成了大家努力的方向。
發展林下種植是許多苗圃從業者的首選。在現有農田地塊大量種植大喬木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土壤、水文等自然特征,豐富林地的生物產業鏈,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如“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草藥”“林下+肉禽養殖”“林中養鳥”等,在豐富產品種類的同時,也改善了林地的生態環境。“在林下種了蘿卜,雖然收入不多,但也增加了綜合收益。”。
除了林下種植,有的苗圃從業者還以做旅游的思路來經營苗圃,逐漸由生產型苗圃轉變成生產與觀光相結合的綜合型觀光花木園,形成“種苗種出景觀,栽樹栽出旅游”的發展之路。
現在可以調整種植結構,引入園林設計,既展示苗木的美觀性又體現花木園的休閑性,設立專門的觀光休閑區域,在品種布局上突出“春花秋葉”的景觀,基本上形成了春賞櫻花、玉蘭;夏品紫薇、合歡;秋觀銀杏、槭樹的格局。
觀光休閑的方式還可為苗圃帶來潛在的客戶。在觀光休閑區域,種植的苗木質量好、樹形好,喬、灌、草搭配合理,互相襯托成景。來買苗的客戶身臨其境,會對苗木有更深、更好的印象,間接地促進了苗木的銷售。
“觀賞性苗圃與家庭游玩相結合,可以讓游客充分享受到田園樂趣。”可以嘗試在苗圃中規劃了游玩區域。
樟樹種植間隙大,利用這些空隙合理布局,四至五畝的草坪可以舉辦篝火晚會,支上地鍋,游客可以自帶食材烹煮。同時,苗圃設置了親子空間,可以為游客提供菜種,體驗親手種植,苗圃代管,適當收費;苗圃還開辟出魚塘,孩子們可以體驗釣魚的樂趣,以吸引周邊居民帶孩子前來游玩。
“周末的時候,會有1至3萬元的收入,只算周末的話,1個月就是4至10萬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填補地租支出。游客過來消費,既賺了花木的錢,還能賺到旅游的錢。”
“為了在這個苗木寒冬活下去,就要下決心、下狠心,積極自救。今天,有些苗圃就讓工人砍掉了幾十顆13至14厘米的樹,這些樹留著沒用,要重新布局苗圃。”可以引進新品種,在苗圃做了小景觀展示,還建造了純木小別墅,將苗圃扮成了花園。做成精品苗區展示,做成文旅結合或者山莊觀光都是一種出路。當然最好結合當地優勢以及政府牽頭,結合鄉村建設,帶動美好鄉村建設。